隐忍就是善于隐藏和忍耐。隐忍既是做人的一种准则,也是处事的一种策略。恃别是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形势下,为了能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就要千方百计地隐藏自己的寘实意图和实力,不可因过早行动而打草惊蛇,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付出无谓的牺牲。司马昭权大欺主,对魏主曹髦来说虽然属枭可忍,孰不可忍之事,但是当寸尚不具备除掉司马昭的条件。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暴露出要除掉对手的意图,只能带来打蛇不成随棍上的相反结果。何况曹髦对司马昭的某些不满情绪和行动,除了会招来更大的忌恨外,根本于事无补。
例如:旧年黄龙两见于宁陵井中,此事无论是吉还是凶,都不应该惜此发无谓的牢骚。而曹髦却在大臣面前借彼喻此地说:龙者君象,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屈于井中,是幽困之兆也为此竟写了一首《潜龙诗》进一步表明此意: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甲爪,嗟我亦同然!事实上,诗写得无论怎样好,也伤不着司马昭一根毫毛,相反却引起了司马昭的蒈觉,坚定了司马昭要杀曹蝤的决心。司马昭对贾充说:此人欲效曹芳也!若不早图,彼必害我。当司马昭质问曹松:视吾等如鳅鳝,是何礼也?窗髦此时竟无言以对。(见第一百十四回)
在对待司马昭的问题上,尚书主经事先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忠告:陛下若不隐忍,祸莫大焉。并提出了比较正确的策略原则:且宜缓图,不可造次:可惜曹髯此时巳昏了头脑,任何劝谏都巳听不进去了。菜根谭》中说: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当我们发现被人家欺骗时,不要立即说出来,当我们遭受人家侮辱时,也不应该立即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因为对方可能会恼羞成怒,进一步加害于你。当然这绝不同于消极的退让,而是不是不报,时机未到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