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擒拿了邓艾,得了邓艾之兵,又自拥兵于山高皇帝远的西蜀之地,便起了拥兵自立的野心。另外又加姜维的诱导,以及司马昭大兵压境的逼迫,他最后终于下定了起兵反魏的决心。不管司马昭是否应该讨伐,钟会在这个时候起兵都是十分欠妥的盲目之举。在钟会能否起兵谋反,起兵谋反后能否得逞这个问题上,司马昭早就进行了分析。他说:蜀既破,则蜀人心胆巳裂;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人夫,不可以图存会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胜思归,必不从会而反,更不足虑耳(见第一月六回)在司马昭的分析中,说错了 半,他以为蜀人心胆已裂,不能助钟会谋反。岂知蜀人中真有大胆之人推波助澜,帮助钟会谋反,这就是假投降的姜维。萎维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极大。在司马昭的分折中,又说对了一半,这就是魏人,特别是魏军中的将领们并不愿跟从钟会一起谋反。钟会虽然看到了这个问题,怛却没有估计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决策中出现了致命的失误。
众将不服,他将众将困于宫中,这巳属倒行逆施,他又要用大棒打死那些曾在战场上为他出牛人死的将士,这更是心狠于一辣了。盂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卜顺之广(《公孙丑下》)顺天应人者就会得到众多人的帮助,逆天违人者很少有人支持。支持的人少到极点,连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的人最多的时候,天下之人都跟从他。由于钟会失道,所以连他的心腹之将丘建也背叛了他,暗中联络明渊,卫瑙等人,里应外合,救出众将,杀死钟会。若想成事,必先得众,有了众人的支持和帮助。事情才能成功。特别是钟会所行的反上之事,若不能得到渚将的真心支持,那么自已将会成为孤家寡人。而钟会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既以上为敌,又以公为敌,就连心腹之人也与自己作对,这样的人即使自己有三头六臂,也注定要败。钟会自己只落得一个游魂悲故乡的下场,而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却成了别人的嫁衣裳。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