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长立幼的问题,一直是刘表家中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长时间困扰刘表的难题。在曹操北征的这年春天,刘表就告诉刘备说:吾有心事,未易明言,直到这年的冬天,刘表的心事仍然没有解决。这次请刘备赴荆州相会,就是想听听刘备的意见。看做是家事,说它是大事,是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自己基业能否传之于世;说它是家事,是因为这个问题要在手足兄第之间进行。其中的关系复杂而又微妙。所以这类事不允许外人参与,其实外人也不便参与。
首先,刘备不应随便犯这个大忌。无论是长子,还是幼子,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政治集团,得罪一个人就等于把其身后的一批人树为敌人;无论是立长还是立幼,都没有超出刘氏家族,血总是比水浓。其次,刘备不应不了解刘表的态度刘表虽然犹豫不决,但其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他欲立长子,但认为其柔弱不足立事。他欲立幼子,恐碍于礼法。这些话就等于告诉刘备,自己想要立幼子。但刘备却不开窍,非要坚持立长不立幼。这使刘表大失所望,难怪他要畎然了。另外,刘备在谀论如此机密之事的时候,忘记了隔墙有耳的警语。结果被蔡氏在屏风后面窃听了,因此忘恨在心。与刘备相比,诸葛亮就聪明得多了。例如,刘表氏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向诸葛亮讨避祸之计时,诸葛亮说:此家事,亮不敢与闻刘琦一再乞求,诸葛亮说:亮客寄于此,岂敢与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泄,为害不浅。又说:此非亮所敢谋也。当刘琦用上屋抽梯之计,便诸葛亮上不至天,下不至地时,渚葛亮仍说: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见第三十九回)又如,刘备收刘封为义子,在作汉中王后,欲立后第二十二话只因席间一句话?路上丧悚魂嗣,问于孔明,孔明说: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见第七十六回)这都是不参与别人家事的明智之举。在为人处事的过程当中,不仅不应参与别人的家亊。凡一切是非之地都应回避,不仅是非之地应回避,凡一切非礼之事均不要随便介入。此所谓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