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153一208年),字文举,曲阜(今山东境内)人,是孔子的20世孙。家中兄弟7人,他排行第六。4岁时,便知谦恭礼。因让梨的先进事迹引起家人的重视,宗族的光耀,被看做孔家第一重视被培养种子。同时也因此事声名远扬,永垂青史,成为1000多年来中国传统家教的王牌主人公。10岁时,这位孔家小将再创辉煌,数年之间引得无数名流再折腰。那时,孔融随父到京师,当时,京城有一名士卓膺。传言他人志清妙,风格秀整,以天下风教为己任,从不妄于人,所以当时后进诸生,有谁能登得他家庭堂,便有如鲤鱼跳龙门,立刻身价倍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小小年纪的孔融决定一探究竟。卓膺早有话传出,非当时名人与叶家子弟,一概不见。孔融也是有格而来,冲着看门人道:我乃贵府李君世交,请通禀。不多会儿,下人将孔融引到人厅。卓膺看这10岁孩童,自己并不认得,便问:这位贤士,贵府祖上可曾与在下有旧恩吗?孔融笑着说:这个当然,在下先祖孔子与君之祖上李老君,同德比义,曾相师友。想必府君自己知晓。以此论,融与君家可算是世通家?语音刚落,便立刻惊得满座名流唏嘘半晌,啧啧声一片。有位叫陈炜的上人后到,没有听到孔融的神侃。坐中一位仁兄转告他,听完,这位竟不知厉害地说了句:小时聪明,长大了后必是奇才。孔融何等机敏,岂容他人轻诋自己的智商。便应力回了一句:闻君此言,儿时必定聪慧绝顶吧!这句简直把那位陈先牛憋得脸色青白。还是卓膺,到底一代风流,哈哈大笑几声,为他解了围。16岁,孔融因一次义举名满大下。那一年,孔融之兄孔褒的朋友张俭在朝中得罪了宦党。亡命孔家,当时孔褒有事外出,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便没有告之实情。可孔融何等聪慧。见张俭神色慌张,焦虑之情形于言表,料定他必有要事,便沉稳地说:吾兄虽不在家,难道我孔融就不能为君做主吗?张俭这才以实情相告,孔融便将他藏起来。
东汉未年,阉党肆虎。这一义举着实地凶险无比。果然,不久事发,张俭逃走,孔融兄弟被捕。狱中,孔融说:私藏张俭的人是我,与兄长关,请治吾罪:孔褒爰怜幼弟,便说:张俭来找的是我,与弟无又,我们受其罪,郡县不能定夺。便咨问孔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孔母杷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甘愿替子受死。孔家到底地位特殊,一门争死,郡县不敢决、只好上奏朝廷。结果,下诏将孔褒治罪,孔融脱险。时逢要大整腐败官员。该罢的罢,该免的免。可这都是说给百姓听的。像皇后太后亲族、国戚姻亲,哪人敢动?孔文举却不信这个邪,他是来复礼、正风气的,岂能容你们胡作非为?孔融连连上报所奏之人大多是外戚一党。尚书们怕了,心想这皇帝的家人发了火,谁招架得住,便赶紧找人责难孔融。孔融宁折不屈,义正辞严词的将来的人给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