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私服中讲了一个故事,说塞北有人送来一盒酥,曹操这位出谜专家,就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在案头。杨修入内见了,竞拿出与众人分着吃了。曹操问起,杨修大声回答说: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等怎敢有违丞相之命。曹操听后笑而不语。在三国中也有类似的一条,说有人赠送曹相爷一杯酪,这位爷吃了少许之后,便在盖上题了一个合字,卖个哑谜给众人,众人均不解其意,等轮到杨修,他可不客气,张嘴便是一口,言道:主公下令一人吃一口,你们还犹豫什么。可见,小说中关于此事的描述也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后汉书》说杨修出行,心想曹操可能会询问一些事务,便事先写好答记,对待班人员说:如果丞相有令出,你依这个顺序通报。果然不出杨修所料,曹操传令令报。侍守者便照杨修嘱咐的依序报上,如此再曹操奇怪敕守者问应得如此快速,就叫人察之,才知是杨修事先已备好答记。如果说扬修真的能预见曹操要交办哪些事寸以休现出他的聪慧,那么连顺序都排列得丝毫不差就令人不得不感叹十他的神奇了。杨修的确是博学聪慧,心有七窍。也正是因为他那份让人羡慕的才气害他的死,也就更令后人为之惋惜。
关于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有详尽的描写,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对刘备争夺汉中,连连桦败,退驻斜谷。于此处,曹橾是进退两难。进,前方有马超拒守。退,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像不决。这时,有士兵给他送来鸡汤,他见汤中有鸡肋,顿生感触,便把晚上的口令定为鸡肋。这恐怕是历史上上最有名的鸡肋。因为在世人心中,这鸡肋曾断送了一位名人的风流。这位名士便是杨修,话说杨修一见鸡肋一字,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行程,曹操心腹大将夏侯惇闻之大惊,请教原由。杨修解释道:以今晚的号令来看,主公不日即将退兵。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回师,来口主公必班师冋朝。夏侯惇听了,不禁感慨杨修高见,也跟着收抬行装。于是军营中其他诸将,也都准备打道回府够。这一下,可把曹操气坏了。立即以惑乱军心为名,将杨修给斩了。接着,小说便列举了相关例子。活字、一合酥等事,并借后人之诗,做评论说杨修身死因才误,非关是退兵。以《三国演义》的观点,杨修的死缘于他太聪明、太有才曹操忌其才,才杀了他。试想,当时,有多少能人异士聚集在曹操周围。有才、机智的难道就他杨修一个。这显然不是杨修死难的主要原因。阅正史,《后汉书》中也有论鸡肋事件的记述,但未说杨修死于此事,只是在称赞杨修的捷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