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乱世。乱世纷争,四方文人骚客谁不想乘机择一良主,得到重用,施展平生抱负,杨修亦然。杨修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博学善辩,心思机敏,竟得名士风流。不幸的是他才华横溢、精力四射,掩不住文人执拗。在政治面前,他应低眉顺眼,寻求仕途捷径。可他那文人的固执,名士的不逊不许他有半点媚骨。本来他的才气、慧黠如用在像猜破谜这般文字游戏中,里然右些大材小用,却也留下一点文人佳诂,无关生死。可偏偏那是一个乱世。乱世使得他那孤傲的秉性、绝顶的聪明和政治碰撞在一起。顿时陨落了一颗彗星,《三国演义》中叙述了一个故事,说曹操怕有人谋丧自己。常对随侍左右的人说:我做梦梦见杀人,凡记我睡觉时,你们可不要靠近一人,曹操在帐中休息,故意将被子踢落在地。一个近侍赴紧捡起被了给他盖被,不想,这一盖不当紧,这个近侍就糊里糊涂地做了剑下鬼魂。曹操突然从床丄跃起,拔剑将侍卫刺死。问谁将自己的近恃杀死?等别人告诉他后,他还猫哭老鼠,假情假义的悲伤半天。
此事不知本出何处,但《世说新语》中也有关于曹操梦中杀人的记载,里面提到杨修,却可证明《演义》中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在小说里,这一故事情节将杨修那聪慧、恃才放旷,政治上城府不深,不惮韬光养晦的特点刻画出来。杨修虽然有些狂傲,于一些小事上显露点小聪明,扫了曹操的兴,以曹操一方霸士之量,其罪不致死。然杨修的聪明,才华一但沾染了政治,成为曹操的稳间大业的障碍,那他就非常危险了。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对权力的控制、传承,乃是生死攸关的大忌。嗣位之争,历朝历代,惨不忍睹。在曹操家庭内部,立嗣问题,曹丕、曹植两兄弟之叫明争暗斗。曹植乃翩翩佳公子,与杨修才气相投。自然,杨修也就站在这位才俊身边。曹丕常邀朋友吴质入府秘商,杨修知道,为了自己的兄弟,便将此事告知曹操,不料却中了吴质的计谋,反而引起曹操的怀疑,引火上身。杨修机敏,常能看透曹操的意图,所以每次曹操有事要询问曹植,杨修常能预先写好答教十余条,岂料此事又被泄露,更引得曹操反感。又有次,曹操要考察两个儿子的才干、气魄就要两人分别从邺城城门出城,同时又密令守门者不让两人出城。曹丕先行,到了城门被阻,只好回来。而杨修在曹植出发前就告诫他说:你受王命出城。谁敢扛你,就杀了他。果然,曹操对小儿子的衷现很满意。不料,此事又被别人告发,说是为杨修所教,曹操对杨修更加不满。
最终,曹操决定由曹丕作自己的接班人。那么,杨修的存在对于曹丕来说,就是个潜在的威胁,也就必然要将其置之死地了。终于,在曹操辞世前百余日,他终于找到一个借口除了自己心头大患。有人呈报,杨修与临淄候曹植饮醉共载,曹操大怒,遂将杨修收杀。当年,杨修45岁,正值壮年,一代奇才就这样死了。聪敏的杨修能洞察到曹操的隐曲,可面对一个人性被极度摧残的乱世,其实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能把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