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才干如此突出,地位如此重要,三国演义才对姜维的出场做了如此多的铺垫和虚构,甚至不惜把一生很少打败仗的诸葛亮和赵云都拉来做反衬,这实际上是在为《三国演义》后半部中姜维的大展身手埋伏笔。有学者称《演义》从第三顾顾茅庐到诸葛坠陨是《葛亮传》,内第一百零七回姜维北伐中原到后面蜀汉彻底灭亡是《姜维传》。这话虽是针对小说来说的,但结合历史上姜维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也不无道理。
从228年姜维降蜀到2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一直充当参军角色。这些年中,诸葛亮用兵不断,姜维参谋军事,想必也学到了许多实战经验。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立即身居要职。在诸葛亮的遗命中,担任断后任务的一号人选是魏延,若魏延不听命候补就是姜维。蜀军一回到成都,姜维立刻改任右监军、辅汉将军,封为平襄侯,统率成都及其附近的所有部队,地位大致相当于部队司令。
姜维归降蜀汉时,由于时间仓促,姜维母亲并未如三国群英传那样随姜维入蜀,而是留在了魏国。魏国官吏让姜维的母亲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返魏。姜维回信说:良田百倾,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恐归也。如此眼界胸襟,似乎比机械的讲究孝道的徐庶要高明得多。而且,从姜维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留蜀确实不是贪图一己之荣华富贵,而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如此说来,姜维的这种行为不仅应该原谅,而是值得感佩的。道学家以此事力据批评姜维,显然因为思想僵化,他们的论调是缺乏说服力的。
238年,大将军蒋琬率大军进驻汉中,姜维率军随行。随后,蒋琬改任大司马,任命姜维为司马,率领小股部队向西北发展,实现诸葛亮的既定战略。从此姜维开始在西北一线经营,他本来就是西北人,熟知人情地理,这一带的人民对蜀汉政权也颇有好感,这里是曹魏统治的薄弱环节。姜维善于笼络,取得了当地一些羌胡少数民族领袖的支持,为以沿北伐中原,在这一带常年用兵打下了塔实的基础。244年,姜维被任命为凉州刺史。但是,蒋琬认为诸葛亮在西北连年兴兵,并未取得什么成绩,所以一直重视东线与吴军配合从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在西北并未给姜维太多支持。因此,姜维在这一线的活动并没有指挥大部队攻城掠寨争夺雍、凉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