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稳定阵脚后,随即准备向荆、益发展。鲁肃曾提出竟长江所极,甘宁也提出夺取荆州,进士楚关,渐图巴蜀,都深得孙权之心。时机成熟后,208年,孙权击黄祖,占夏口,准备趁机夺取荆州。此时,曹操南下占住荆州,形势发生变化,在周瑜与鲁肃等战派的支持下,孙权决定跟刘备联合,最后以少胜多,终于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孙权的战略意图本来是保江东,观成败,相机夺取荆州,据有氏江中游,进图王霸之业。这其中,保江东是重心。赤壁之战后,孙权采取的政策是笼络刘备,并进而放手荆州,让刘备去经说营,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当然他对刘备集团既有联合也有压制,控制刘备集闭的壮大,对荆州如此,在益州问题也如此。
210年,周瑜提出西取益州、进图北方的战略意图,孙权立即同意,命他在江陵积极准备,同时写信给刘备,要求借道荆州,进攻益州和汉中。他自然明白刘备不可能同意,这样做的目的无非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在荆州获取更多利益做准备。刘备柜绝,孙权进而做出姿态,派孙瑜率水师歌兵进驻夏口,以示决心。刘备也不相上下,派关羽屯兵江陵,张飞屯兵他处,诸葛亮镇南郡,他亲自驻公安严阵以待。此时,周瑜病死,孙权只得招回孙瑜。自刘备跨有荆、益之后,孙权随即开始图谋夺荆州。看来,孙、刘联盟在孙权眼里是力量均衡的。针对刘备集团的政策是灵活的。
对曹氏政权不时称臣,并不惜延缓称帝,也显示孙权立国的灵活机变。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孙权善于屈身忍辱就是针对这一点而言。而在孙策时代,曹操就很重视与江东的联系。197年,曹操曾以朝廷名义下诏任命孙策为骑都尉,领会稽太守,用以压制袁术在江淮地区的发展。从此,孙氏集团与北方政权保持若即若离关系。孙策时代与曹操联合对付袁术、刘表,曹操也多次上表表彰孙策,以示笼络。孙策逐渐强大后,对北方政权采取的策略是表面依附、靠拢,实质则心怀二心。尤其在曹操统一北方,逐渐将战略重心向南转移之后,对抗性更明显。赤壁一战,孙、刘联军获胜,曹操退回北方,孙权自觉联合刘备完全可与曹操抗衡,于是对曹氏政权距离渐远,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臣服的,一再上表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