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166-206),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来龙口东南)人,按《三国志》汜载,太史慈少好学,幼年失父,凭毅力自学成材。十多岁时,被征为东莱郡奏曹史。几年下米,以才学逐渐受到重视。他是个典型的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人物,而且富于游侠气息。汉未三国时代,风气广开,游侠行为也受到关注,在江南尤其如此。他的成名,就颇有轰动效应。186年,东莱郡与州府产生矛盾,双方都欲告到天子脚下,照情势肴,必须抢先一步,才有可能赢得诉讼。州府为抢得先机,在东莱郡之的派人直奔洛阳,郡守一见形势不妙立刻选人跟上。太史慈时年21岁,正是孔武有力的年龄。受命带奏章晨夜兼道火速赶往都城。到达洛阳时,正好州府派出的官史也刚到。要说,此时太史慈已算不辱使命,毕竟目的已达,州吏并不在他之前嘛!不过,年轻气盛的太史慈另有算盘。他径直求见州吏,套近乎。州吏只道都是州里来的,老乡嘛,糊里糊涂地就答应见他一见。见面后,太史慈问:大人您是有诉状来洛阳的吧?州吏自然答是。又问:那您的奏章还在吗?州吏也不回避,回答:在车上呢。其实,他要多长个心眼,一定会怀疑这个来路不正的小年轻他怎么对自己的情况这么清楚?太史慈见这人糊涂,心里自然高兴,不过脸上还是一片关切:派给您的奏章不会题署出错吧?要不您拿出来我帮您看看?州吏见他一片热心,还以为这位小哥当真心眼好呢,没犹豫就把奏章拿了出来。太史慈一见大喜,他也毫不含糊,一接手就拿出来刀。二下把好好的奏章给剁了个稀巴烂。州官这才认识了这个好好青年。这个可怜的家伙气得跳了起来,一边大声喊:这小子毁了我的奏章!喊着要把太史慈抓住。不过,这时候再喊显然已经迟了。太史慈笑笑上前一把抓住他,平静地说:要是刚才使君大人您不给我看奏章,我也没机会毁它。所以说起来,你我都有错,这事不能只怪我一个人。现在惟一的办法,是我们两人同时逃走,免得都被处分。州吏苦笑:你小子为了东莱郡利益,不惜败坏州章,现在目的达到,干吗要逃走吗?以为他说风凉话呢。太史慈问答说,我被派遣赶来京城,只是负责看看你去了没有。我一时意气太甚,把奏章给毁了。现在回去,恐怕也要受责骂,弄不好性命不保,所以有意和你同时远逃。州吏真就相信了他,即和他一道离开都城。出城后,太史慈乘他不备,偷偷溜了回去,交上郡章,并上告州府压制东莱郡之事。此时,州吏已经完全明亡太史慈又一次作弄了他,赶紧返回,说自己是州里派来的,要告东莱都不按规矩办事,他还急于把太史慈的事捅出来。不过,手头没有公章,凭什么让人相信他呢负责办案的人对他根本不予理踩,结果东莱郡胜诉。大名士孔融因为这件事看上了他死力相效的潜质,多次派人问讯,馈赠钱物,对太史慈的母亲也格外尊敬。
在三国群英传中,太史慈的传置于各位吴主之后、妃嫔宗室之前。与刘丝、士变并列,这位好勇斗狠的将领跟孙策武力相当、意气相投,这是他在江东地位特别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