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的称赞,令吕蒙格外自豪。一贯谦逊的他,这时也不免得意。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了。也难怪,他本来只是一个武人,不通文墨,到现在谈起战略谋划,连鲁肃都不惜赞词,翘翘尾巴那是很自然的事。何况连孙权都在赞叹:人长而进益,如吕蒙,盖不寸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吕蒙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打动了孙权和鲁肃,鲁肃更是由轻视变为深相接纳,称为好友。这两人的及时认可,为将来吕蒙代替鲁肃埋下了伏笔。
在对待关羽问题上,吕蒙的见解能获得鲁肃的肯定,确实显示了吕蒙的过人之处。周瑜也主张夺回荆州,进取西蜀。对刘备集团夺取的政策寸步不让。吕蒙同他一样,是个主战派,不愿意对关羽妥协。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夺荆州后,征驻南郡,潘璋驻内帝,蒋钦循江上下,我占据襄阳,自可防御曹操,不必依赖关羽。鲁肃则主张友好相处,尤其不愿意在荆州问题上兵刃相见。当然,他对关羽的盛气凌人也有怨气。吕蒙提出的治关(羽)政策内容如何,已不得而知,不过就鲁肃的反应来看,这些建议想必在战略角度高人一筹,否则不会引来意见一向相左的鲁肃发出非复吴下阿蒙的惊叹。
此后,孙权派吕蒙夺荆州南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鲁肃没有提任何反对意见,大概与吕蒙的五策有关。有鲁肃的支持,吕蒙在荆州南部行动自如。长沙、桂阳两郡太守听说吕蒙率军杀到,望风而附。只有零陵太守郝普自恃城池竖固,不肯投降,吕蒙移军直抵零陵城下。此时,刘备见事关重大,急忙从成都赶到公安,亲自坐镇前方,命关羽南下与吕蒙争夺二郡。孙权也赶到,命鲁肃率大军在益阳挡住关羽,他担心关羽锐不可当,急忙下书命斗蒙舍零陵,赶往益阳协助鲁肃。吕蒙大军巳到零陵,决定尽快解决郝普,然后回益阳。原来,他经过长沙时,巳经专门找了一个郝普的同乡旧友邓玄之,准备到达零陵后前去诱降。孙权信到后,他秘而不宣,攻城前,先召合众将,说吴主正发援军征零陵,然后有意对邓玄之说,郝普只知忠义,不识时务。现在他的主子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围困。吴主率大军亲临南郡,关羽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最近他被孙权击败,不敢轻举妄动了。这些事情都是你最近亲眼看见的,关羽自顾不及,哪还有力量救零陵?为了夺取零陵,吴主不断派兵增援,发誓要拿下它。郝普若能统一将士之心,确实能守上一段时间。但后援不继,他又能守多久呢?城破身死是必然之事,但这有什么意义?不过使亲人、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罢了。郝普一定是以为援救不久会到,才有坚守之心。你进城之后,不妨将实情告诉他,劝他重新考虑。这段话,自然是蒙邓玄之,让他上当。军事形势究竟如何,邓玄之知道的并不多,不过长沙、桂阳的情况,他是亲身经历了的,确如吕蒙所说,形势对郝普不利。吕蒙说得诚恳,他也就相信了。进城之后,他就把吕蒙那番话当真跟郝俜说真就劝郝普出降。好友如此说,郝普不敢不信,决定投降。吕蒙火喜,马上派出四员大将,带人分守城门。郝普一出城,他就迎上去,拉住郝普的手,哈哈大笑。郝普被他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吕蒙于是把孙权让他撤离零陵的信给郝普看,郝普看完,知道刘备在公安,关羽南到益阳,气坏了,却也无可奈何。吕蒙派人守住零陵,率军迅速赶往益阳增援。不久,双方以湘水为界,划分了势力范围,荆州之争暂时平息。
217年,吕蒙取代鲁肃在陆口(今湖北嘉鱼县西南长江南岸)统军与关羽对峙。对关羽的态度,鲁肃主军政时,吕蒙就主张坚决对抗,他自己在陆口当大任后,竖持不妥协政策。他的想法,与孙权一致,是要在适当时候对关羽下手。不久,时机来到。219年,关羽利用曹操在淮南与孙权交战的机会,亲率大军进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樊城)。吕蒙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飞书孙权,建议乘机袭其空虚。为了万无一失,他进而向孙权献策自己称病,吸引关羽撤掉防吴之军。孙权同意,吕蒙于是称病回朝,建议陆逊接任。关羽果然上当,将后备军大部分开往樊城前线。吕蒙秘密返回,途中,他将精兵全部藏于船中,外面装成商人模样,结果瞒天过海,直接抵达关羽老巢。江陵、南郡守将不战而降,吕蒙尽得其地。关羽闻讯赶回时吕蒙已布置防守,牢牢占住城池。不得已之下,关羽走麦城,终于失败,荆州至此落入吕蒙之手。同年底,称病出奇兵的吕蒙托语成灾,当真染病不起。孙权为了挽救他的生命,置于内宫治疗,也无济于事,一代将才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