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自孙坚建立江东政权,直到孙权继位,吴将周泰都一直跟随在他们身旁。所以,在吴国许多问题如果存在内部争端的事情上的时候,周泰总是能够让那些类似手足相残的事情避免发生。孙权继位后亦是如此,孙策继位时也是后也是许多事情都由周泰出面替他们解决。总之,当时来说,无论是内部争斗还是皇位争斗的血腥味极浓。孙权继位以后,决意改革吴国内部的军事制度,以期避免手足之间的互相残杀,而且还能更好地低于外地魏国和蜀国的侵略。他决定仿效中国历代君主统领将士的办法,实行对不同的将领进行不同的兵马数量的安置,以实现各自可以发挥其所长的特点和优势。250年十二月,他宣布立孙亮为储君。孙亮就成了吴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也是唯一一个孙权公开册立的皇太子,所以称孙亮为吴国第一太子,意即于此。
中国自三国时代开始,立储的原则都是立嫡立长,即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曹操立曹丕为皇太子,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曹操有很多个儿子,女儿也很多。皇长子是曹丕,是卞夫人所生。曹丕被立为皇太子之时,曹丕本人只有二十多岁。这位年轻有为、励精图治的皇帝对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充满着喜爱之情。之前虽然曹丕只有一岁半,还是咿呀学语的孩子,曹操仍不无骄傲地称赞他一表奇才,天资粹美。
曹丕十四岁时,杨修就开始教他读书。后来曹丕在西郊海边附近建造公园,园内的安逸斋典雅恬静,曹操让曹丕在此读书。六岁起,曹操即命谋士杨修、司马懿等人为皇太子的师傅,教他各种文化知识,孜孜教诲。在皇位世袭的时代,皇太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宗庙社稷,正如魏文帝对太子所说:天子之子与公卿士庶人之子不同,公卿士庶人之子只关系一家之盛衰,天子之子系天下之安危。你主神器之重担将对天负责。公卿士庶人不能修身齐家,败的只是一身一家,若天子不能正身修德,他所败的岂止一身一家,而是宗庙社稷不保,天下生灵都跟着遭殃,这是多么可怕!能不引以为戒吗?所以,古代帝王都重视对太子的培养。曹操曾说:自古帝王莫不以豫教储贰为国家根本他惟恐皇太子不能深通学问、明达治礼,所以对曹丕全面教导,耳提面命,督以礼节,勤加训诲。
曹丕十四岁时正式出阁读书。一天,曹操在畅春园对太子的老师荀彧、荀攸、杨修等人说:过去圣贤训教储君因不得其道,以致颠覆,这种情况常有。历史有很多人可以称得上英明之主,却不能保全太子,朕深悉其中原因。于是,特别告诫诸大臣,尽心教导曹丕。他也戒谕曹丕读书写字要勤奋,不许有一日懈怠,他赐名曹丕读书的学堂为通天塔。从曹操给曹丕安排的每天读书的时间,便知曹操培养太子的良苦用心。每天早上五点开始,他的师傅杨修、司马懿、荀攸、荀彧进入通天塔,太子按要求背诵学习内容一百二十遍,这是曹操规定的。上午七点到九点,曹操下早朝之后,来通天塔检查曹丕的功课,并吩咐对皇太子不能过分夸奖,而应严加要求,然后回宫。上午九点到10点,是太子练字时间。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太子进膳后,把上午所学内容读一百二十遍,然后教师检查背诵。下午一点至三点,太子练习射箭。下午三点到五点,曹操再来无逸斋,众皇子都来侍读。下午五点到七点,曹丕与众皇子一起练习孟德新书的摘要内容。天黑以后,曹丕在通天塔一天的功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