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为刘备所献的战略计谋,可以说是个妙计,体现了庞统的大智大勇。刘备不能用,是因为刘备以仁义为立身之本,而假如换作曹操做刘备,他也许就能欣然采纳这个建议。曹操一生最体现其霸道的战略就是 “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美其名曰扶持汉朝,但他内夺帝王的权柄,外扩自己的实力,后来甚至残杀皇后,毒害皇子,实际上推行自己的霸道。庞统建议刘备袭击刘璋,是劝刘备先执益州之柄而取益州,曹操 “挟天子而令诸侯”,是先执天下之柄而取天下。如此看来,庞统和曹操的战略思路一模一样。至于仁义,至于百姓爱戴与否,至于天下士人如何评价,在庞统和曹操看来,都在其次。
一年后,刘备在完成攻心之后终于对刘璋动武,庞统建议刘备暗选精兵,轻骑直奔成都,刘备又未能采纳。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刘备不采纳建议的原因,但不外乎是因为兵力较少,不敢冒险。其实庞统的策略正合兵法出奇制胜的道理,也正合邓艾数十年后偷渡阴平消灭蜀汉的办法,但刘备在用兵上本来就天分有限,不能用这个策略也可以理解。如果曹操,相信他会大胆采纳这个建议,就像他用奇兵以少胜多,在官渡之战中奇袭乌巢做的那样。刘备的担忧固然有道理,但庞统的死也与刘备的策略多少有些关系。《三国演义》中描写,庞统正是因为和刘备换了坐骑,骑了刘备的的卢马,才在落凤坡被万箭射死;史书则记载庞统是在攻打雒城时被流箭射中身死。这两种写法都告诉我们,刘备要为庞统的死负责。假如刘备听了庞统的建议,早在涪城就拿下刘璋,或者选精兵偷袭成都,也许战争就会很快结束,庞统也就不用亲自率军旷日持久地攻城拔寨了。蜀道难闻名于天下,庞统之所以屡次想出奇制胜,也是想让不占地利的刘备尽可能减小劣势。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偷袭刘璋,或者轻兵偷袭成都,成功与否也是难保万全;天妒英才,庞统不幸死在雒城城下,除了刘备的责任外,大概也是天意。
刘备奉行仁道,曹操奉行霸道。治世之中仁道占优,乱世之中霸道逞强,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占据天下三分之二,而刘备只在西南一隅找到了归宿。奉行霸道的庞统在乱世中跟随了恪守仁道的刘备,因此他注定无法成就本该属于他的大业。同时,曹操手下心存仁道的那些人,就像荀彧、孔融,也未能得善终。贤臣择主而事,不得明主,有时候也许真的不如空老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