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足鼎立之势已定之后,三国历史时期从之前的的光芒万丈的耀眼时代,逐渐进入到了部分势力凭借其天线之势实行固封自守的政策而不知上进(您猜的没错,这里其实说就是指吴国啦)、部分势力又可凭借其已拥有的军事与财力,进行更大张旗鼓的进行地图板块面积的扩大与扩充(这里当然就是指魏国了)。似乎这这两方势力已经不能够再给我们这种三国迷对三国之势再拥有任何新的假想与猜测。唯有那个不上不下却又并没有过多军事之力与天线之势的蜀国让我们这些对三国期待的人,抱有更多的幻想与期待。然而当时之势如果倒退20年前,可能蜀国可能还有翻牌的可能性。但是介于想必其他势力来讲,无论人力、物力、版图大小,甚至更重要的人才比拼来说,似乎蜀国翻牌的可能性,似乎却又并不是很大,再加上当时执政的掌管人是刘禅。
论尽三国之末,对于刘禅的投降,似乎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在我们后人看来,一切的三国历史定局(包括后面的吴国走向)完全就取决于当初最后阶段刘禅对于投降蜀国的最终决策。然而是什么导致刘禅最终决定了要投降到魏国呢?在我们现在分析来看,似乎走到了刘禅最终成为决策人的时期,三国划分之势力势必要进行一个了断。就算处在刘禅的位置,如果他不想战斗,而想继续耗下去,想必也会在他有生之年,会有一个最终的了结。赢肯定是赢不了的,那么如果他是被打下来的,最终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或归宿(说难听了就是最后如果被魏国抓到,一定要被宰杀,还不如投降保命)。除了刘禅自己考虑到这个角度外,恐怕当时其麾下其他文官武将也是如坐针毡。
比如当时蜀国阵营当中比较有名的投降派谯周,无论从名气和学识来讲,都属于大师级别,却一直力劝刘禅对蜀国的未来进行投降方向的走向,可见当时无论战力的区别还是自属国别的未来,大家都是一目了然。然而能够和刘禅一起讨论上蜀国政治发展方向的人物当时也不止谯周老头一个人,还有其他类似蒋琬、董允、费祎这种曾被先帝托孤级别的老臣众士。然而他们这些人,无论从年龄阅历,以及经历过的三国岁月,在经过这些洗礼之后,他们觉得无论再如何发展,怕是都很难改变要被魏国所取代的未来之势。在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刘禅的存活,以及百姓的安危后,他们最后还是选择赞成投降到魏国。所以说,三国之势力最后大家都赞成刘禅投降到魏国,虽然投降之屈,如受最大耻辱,但考虑到大局为重,这种心态还是能被后人所够理解和接受的。